无忧启动论坛
标题:
量产工具PK黑片闪存——32GB金士顿优盘现形记
[打印本页]
作者:
huangshishu
时间:
2010-5-29 10:14
标题:
量产工具PK黑片闪存——32GB金士顿优盘现形记
量产工具PK黑片闪存——32GB金士顿优盘现形记
(作者:黄世殊)
最近笔者一位同事以百多大元购回一个
32GB
的金士顿优盘,并抱怨拷贝电影等大文件速度很慢。我即指出这是因为优盘格式设置不正确。而实际上乍闻其价格,我就怀疑他买的是黑片闪存。现在哪有这么便宜的大容量闪存呢?只有山寨品才会廉价得这样惊人。同事请我帮他转换优盘格式,优化读写速度。而我也正想借此机会窥看一下黑盘的真实面目。于是,一场黑片闪存量产修复遭遇战拉开序幕。(因本文主要为新手撰写,所以叙述略显繁琐)
前期检测
仔细观察这个优盘,外观与普通正品金士顿闪存并没有什么区别,盘壳倒是很崭新,但盘面标签字迹模糊,而且还煞有介事地贴上客服热线的标签。真是欲盖弥彰啊!
在电脑接上闪存后,我首先并不启用优盘检测软件。在“我的电脑”可以看见“可移动磁盘”模样,优盘格式为
FAT32
,双击可以打开优盘,似乎没有问题。但我注意到在“资源管理器”中优盘并未显示常见的金士顿品牌名称。进入“设备管理器”,也只显示“
USB2.0 Flash Disk
”字样。由此证实了初步判断。
运行
MyDiskTest v2.93
中文版,设备名称显示为“
USB2.0 Flash Disk
”。点击进行“扩容检测”,软件报告容量为
30984MB
,执行标准读写测试,测试失败。报告实际容量至多
30740.00MB
,提示“测试中发现问题!该可移动磁盘可能是用
32768MB
的闪存制造的!谨防假冒!”。最后检测鉴定结论为扩容盘,实际容量
30739MB
,只有标称值的
99.2%
,需要重新量产以保证今后存入的数据安全。事实上,
MyDiskTest
这一检测的实际容量也仍大可怀疑。
进入“设备管理器”,打开闪存属性,将读写策略设置成“为提高性能而优化”,然后右键“格式化”,选择“
NTFS
”和“快速格式化”,确定后等待良久,格式化完成。试着拷贝一个
600MB
的大文件进去,进度条过半后,提示无法复制文件。再双击闪存盘符,弹出“该盘未经格式化”窗口,点击“是”,提示“无法完成格式化”。查看其属性,闪存格式已变为“
RAW
”,容量
0
字节!
运行
chipgenius v3.01
,检测结果如下:
设备名称
: [H:]USB Mass Storage Device(USB2.0 Flash Disk USB Device)
PNP
设备
ID: VID = 1221 PID = 3234
设备序列号
: 1000000000000F37
设备版本
: 2.60
设备类型
:
标准
USB
设备
- USB2.0
高速
芯片制造商
: micov(
迈科微
)
芯片型号
: MXT8208
产品制造商
: USB2.0
产品型号
: Flash Disk
资料下载
:
http://bbs.mydigit.cn/read.php?tid=72332
虽还不能完全确定
MXT8208
到底是否闪存的实际芯片型号,但至少识别出了芯片制造商是迈科微(深圳)。据此下载迈科微
MXT6208/MXT8208
量产工具“
UdTools v1.0.4.9
”,尝试运行后,软件提示“下载代码错误”(这一代码应当是量产工具内置的
PNP
设备
ID
列表),根本无法识别闪存芯片型号。再下载多个版本迈科微
8208
量产工具,均出现同样问题。
改用
ChipGenius v3.02
最新版进行检测,除仍检测出芯片制造商是迈科微外,其余结果却大相径庭:
设备名称
: [H:]USB Mass Storage Device(Generic Flash Disk 2.0 USB Device)
PNP
设备
ID: VID = 5136 PID = 4678
设备序列号
: 5&&27B48679&&0&&8
设备版本
: 2.60
设备类型
:
标准
USB
设备
- USB2.0
高速
芯片制造商
: micov(
迈科微
)
芯片型号
:
(空)
产品制造商
: Generic
产品型号
: Flash Disk 2.0
资料下载
:
http://bbs.mydigit.cn/read.php?tid=148892
主控芯片型号已经不能检出。上网搜索了一下这个奇怪的
PNP
设备
ID
,知道
VID = 5136 PID = 4678
是黑片闪存常见
ID
。再启用另一款检测软件
CheckUDisk V5.0
,结果如下:
名称:
USB2.0 FlashDisk
(USB2.0)
逻辑盘符:
H:\
VID&PID
:
Vid_5136&Pid_4678
传输速度:
high speed
制造商
ID
:
Generic
产品
ID
:
Flash Disk 2.0
产品版本:
2.60
制造商信息:
Generic
产品信息:
USB2.0 FlashDisk
序列号:(空)
PNP
设备
ID
还是
VID = 5136 PID = 4678
。通过以上检测,知道闪存芯片物理结构未完全损坏,还有挽救机会。关键是找到正确的量产工具。再次上网搜索,从量产论坛得知“我想
iCreate
方案”的量产工具在制作和修复扩容黑片闪存方面有独到之处。于是一口气下载了
N
个
iCreate
工具,逐一运行,结果令人大失所望,全部未能识别闪存,无法进行量产。再次打开闪存属性,乖乖!容量竟然只剩下了
8MB
。初战告败!
于是另辟蹊径,下载闪存通用格式化修复工具
Mformat
。尝试运行之,能够检测到优盘,但点击“全部开始”之后,进度条滚动到还剩下一点点时没了反应,程序假死,低格失败!
再来,下载
USBoot 1.70
中文版,选中闪存,以制作“
USB-ZIP
启动盘”方式执行格式化,按照提示拔下重插闪存,最后完成启动盘制作。在“我的电脑下”双击盘符,系统又提示是否需要格式化,点击“是”,无法完成格式化!
下载
DiskGenius V3.2.2010.7
简体中文绿色版,运行后看到一个灰色的
8MB
闪存。先后选择以“制作
USB-ZIP
启动盘”和“制作
USB-HDD
启动盘”方式执行格式化,结果失败!
又拿出
HP
磁盘格式化工具,执行格式化,还是不行。多路援军会战未果,摇头沮丧
~~~~~
量产修复
看来只有实施“外科手术”剖而看之,才能最终确定主控芯片了。征得朋友同意之后,取来小把一字型螺丝刀,观察优盘钢质接口附近,盘壳接合处有明显缝隙(这也是山寨特色),用螺丝刀轻轻切入,稍稍用力撬拨,盘壳应声松开,很容易就打开了两片外壳。仔细观察闪存芯片,只见字样虽基本可辨识,但模样陈旧,部分很模糊,不过“
MW6208E
”的字样还是赫然入目。原来它使用的是迈科微
MW6208E
主控芯片!
重新装好优盘,进入实质性修复阶段。量产步骤如下:
1.
进入量产工具下载站,在“超科威方案”版块下载“
MW8209_6208E
量产工具
V1.1.1.9
版”。从其自述文件得知这一版本还支持制作
CDROM
启动盘。
2.
运行“
UdTools
”主程序,量产工具马上识别出这是一个
512MB
的闪存。并显示
Flash
存储芯片型号为“
MT29F4G08AAA_512MB
”;“
VID=2CDC
PID=
9095
”
;“闪存片数:
1
”
;“
ECC
个数:
1
”
;“通道模式:单通道”;闪存磁道“
4096
块”
……
等等。
3.
进入“量产设置”界面,显示厂商代码
1211
,产品代码
3234
,这正是
chipgenius v3.01
初次检测的结果。
3.
勾选“分区设置”项下的“块模式”,弹出选项更丰富的“量产设置”界面。此时在“量产设置”旁边多出了一项“工厂设置”。但我们的修复工作需要使用的是“量产设置”,
所以不必理会它。
4.
在“闪存设置”中,勾选“禁止自动选择”,激活
Flash
芯片型号下拉列表,将闪存型号定位为“
MT29F4G08AAA_512MB
”,
通道模式为“单通道”,
“闪存片数”
1
个。
5.
在“格式化设置”中,将“扫描级别”选定为“级别
1
:高速扫描”。“扫描周期”保持默认的“自动检测”。为保险起见,“
ECC
个数”选择“开放三个
ECC
”(其实这也是瞎蒙)。“扫描范围”设置为“
0
—
4096
块”,并选中旁边的“好块”。扫描策略选择“容量优先”,这样量产工具将会尽量保存完好部分,并与坏道隔离开来,以防止坏道扩散。
6.
“产品信息”中,将厂商代码和产品代码分别修改为“
2CDC
和“
9095
”
。“序列号方式”选择“固定”。其余保持默认设置。下面的“闪存分类”处于灰色不可选状态。
7.
“分区设置”中,因为需要量产修复,“分区数量”为
1
个。“分区类型”默认设置为“可移动盘”。“设定容量”为
512MB
。如果不确定闪存容量的话,也可以直接点击旁边的对钩,让量产工具自动识别容量。卷标已经自动设置为“
SONY
”,如不满意,可以修改为自己喜欢的名称。
因为只量产一个分区,故下面的分区二、分区三均处于灰色不可选状态。但在“分区设置”的最下方有一个“
ClearFlash
”(清空闪存)处于激活状态,注意不要勾选。这个应当是低级格式化选项。万一量产失败,我们还有这最后一个选择,来让闪存起死回生。
8.
确保一切无误后,点击“应用”,回到“量产进度”界面。单击“全部开始”按钮,或直接点击“量产端口”的闪存盘符,开始量产修复。只见“进度信息”栏中蓝色的进度条快速滚动,约一分钟左右,显示“量产成功”!并报告量产后的实际闪存容量为
505MB
。
点击工具右方的“弹出
U
盘”,拔下闪存,再点“退出程序”。重新接入闪存,系统马上提示发现新硬件,打开“我的电脑”,一个“
SONY
”字样的可移动磁盘又回来了!右键选择“
FAT32
”执行格式化,顺利完成。再任意拷贝几个大文件进去,速度也很不错。又经多次读写测试,使用正常。至此,迈科微
MW6208E
主控黑片金士顿闪存量产修复成功。
之后,为了验证这个闪存容量究竟是否仅有
512MB
,我又多次以
1GB
、
2GB
和
4GB
的设置进行量产,均告失败。量产工具里面的
Flash
存储芯片型号列表也告诉我,迈科微
MW6208E
主控闪存最大容量似乎也只有
4GB
。于是,我重复前面的操作,心意踏实地量产为
512MB
。就这样,这个虚张声势的超大容量闪存终于被量产工具降伏。
知道这个闪存还可量产为
CDROM
启动盘,笔者不免有些技痒,因为不是自己的,就没有尝试。
经此一役,值得总结的经验是:
1.
闪存显示
0
字节而无法格式化的情况下,只要系统还能识别为可移动磁盘,那么芯片物理结构并未损坏,就仍有修复的余地。
2. USBoot
、
DiskGenius
等软件之所以能够修复闪存
0
字节故障,重新找回闪存容量,是因为其还能识别到闪存芯片,而且基本限于对付正品闪存故障。如果碰到黑片,也会无能为力。所以,解决闪存底层故障,除量产外别无它途。
3.
可以百分之九十九地相信
ChipGenius
或
CheckUDisk
等检测软件,但剩下的百分之一应当留给我们自己的判断。我们只是运用
ChipGenius
等工具来确定闪存主控芯片的最小范围,而对其建议下载的量产工具则必须多方试验。
3.
务必保存
ChipGenius
或
CheckUDisk
和量产工具初次检测的结果,因为其中有芯片厂商和芯片型号信息,是修复的重要参考。
4.
黑片闪存往往较简陋,容易拆解。正品闪存一般封装严实,但也可参照此法拆解。网上曾见有动用老虎钳暴力拆解正品闪存的办法,从照片上看似乎过于夸张,有损坏闪存物理结构的危险,故不值得推荐。而且正品闪存往往能够用
ChipGenius
正确检测出,所以不必小题大做。
5.
对于黑片闪存,最好的检测办法还是直接解剖。这是很灵验的破解方法。
(
2010
年
5
月
27
日
)
[
本帖最后由 huangshishu 于 2010-5-30 12:50 编辑
]
作者:
huangshishu
时间:
2010-5-30 12:55
MW8209_6208E量产工具V1.1.1.9_支持制作CDROM启动盘
下载地址:
http://www.liangchan.net/liangchan/750.html
MW6208E/8208量产工具_完美解决下载代码失败
下载地址:
http://www.liangchan.net/liangchan/772.html
作者:
8413024
时间:
2010-5-30 22:22
无语,32G变512M,换了我会骂死楼主,我宁愿不弄,维护虚名.
作者:
sxhylxj
时间:
2010-5-31 00:04
我给办公室买了一个,就是垃圾,数据存储极不稳定
作者:
benny3848hk
时间:
2010-5-31 00:14
想知道买主当时表情怎样.......
作者:
huangshishu
时间:
2010-5-31 11:19
标题:
回复 #3 8413024 的帖子
维护虚名的结果必然是坏道扩散、数据丢失,连512MB也保不住!若换成您自己的优盘,就知道该选择哪一条路了......
作者:
guanhai
时间:
2010-9-2 20:09
今天用这个工具修复了一个无法格式化的假金士顿4G优盘
作者:
445112826
时间:
2010-9-2 21:21
学习来了,又多了一点量产和修复的经验。谢谢楼主。
作者:
wangfr
时间:
2010-9-3 09:47
这个也可以啊无语了111111
欢迎光临 无忧启动论坛 (http://bbs.c3.wuyou.net/)
Powered by Discuz! X3.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