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忧启动论坛

标题: U启速度取决于U启内核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pseudo    时间: 2010-11-29 13:53
标题: U启速度取决于U启内核
PE的体积,除了整体体积、内核体积外,其实还有一种,我称之为“U启内核”体积。

对U盘启动快的机器,包括先加载USB2.0支持的情形,无论什么PE,多大体积都无所谓,都不会特别慢,不必讨论。
以下只讨论U盘启动慢的机器。启动时间按出现windows桌面来算。

PE启动速度主要取决于“U启内核”体积,越小越快,而与PE整体体积、内核体积不直接相关

如果认为功能少、整体体积小的PE,一定比功能多、整体体积大的PE的U启快,那就错了。

U启慢的机器,一般也号称支持USB2.0高速读取。但那是进入windows,有USB2.0驱动支持之后的事。
在启动初期,读U盘速度并没有达到USB2.0高速。这个阶段要读取的那部分PE数据,就是U启内核。
这时读盘速度低,U启内核体积自然成为决定U启速度的主要因素。

全外置PE,外置部分分离,启动初期一般不需读入这部分。U启内核体积一般等于PE内核体积。
全内置PE,外置部分无法分离,启动初期得全部读入。U启内核体积等于PE整体体积。

在总体积相同前提下,理论上全内置的PE比全外置的U启要慢得多

基于以上分析,0PE做了处理,使得U启内核超小,甚至比“骨头”版PE的都要小,只有PE内核的一半。
理论上大体积的0PE(数百MB)比一般小体积PE(数十MB)还要快。

减少U启内核体积,并不需要减少PE内核、PE整体体积。0PE采取若干措施:

1、分离shell

总的思路是从以尽可能小的组件进入windows,尽快获得USB2.0高速支持
将其它组件的加载延迟到进入USB2.0高速状态后才进行。

0PE的U启内核是CMDPE组件,类似于老九10MB的CMDPE,它被精简到连PECMD都运行不了。
但它可迅速进入windows命令行(USB2.0高速)状态,后续启动在读U盘时间方面可忽略不计

与传统PE相比,0PE在非USB2.0高速状态下读入的不是整个PE内核,
少读了从windows命令行到进入桌面这部分内容,理论上要快。

2、外置SRS驱动,智能选择

0PE首创ZIP格式外置SRS驱动包,精简了内核
多数情况下只加载选中的常用小驱动包,而非所有驱动包,减少了读盘。

新的智能选择,一般能直接选中所需的单个小体积驱动文件,不用加载大体积驱动包。

传统PE内置所有SRS驱动,不管是否用到都得从U盘读入数MB的全部驱动,
而0PE只需读入200KB左右的单个驱动,相差一个数量级

3、既外置又动态内置

0PE最早支持iso散开藏入ud。迄今在全藏入ud的PE中,它理论上具有速度优势。
传统全外置PE在某些情形,例如藏入ud时,多采取iso整体藏入、整体读取到内存的方式,这样就跟全内置无异了。

0PE一向支持无mem参数整体map可见区iso的启动方式,穿透iso读取其中U启内核部分,使得启动速度与iso体积无关
传统PE整体iso启动的话,往往需要读入整个iso,这样体积一大就明显慢了。


U启内核概念的提出,以及在0PE中的实践,
可以帮助理解为什么有的机器有的PE,U启很慢。
可以不用到处找整体体积小的PE,以为那样启动快。关键还要看U启内核体积。


以上只是探讨了影响U启速度的因素、提高速度的方法。也顺带介绍了0PE的做法。
声明与其它PE的比较都是理论上的推理,无意贬低其它任何PE。

在我看来,其它PE都做得很好、很实用,0PE只是在某些理念上自以为想得美。

U启慢的机器,以后会逐步淘汰,U启内核概念,也只存在于特定历史条件下。
作者: pseudo    时间: 2010-11-29 13:54
占位待补充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作者: mapeimapei    时间: 2010-11-29 14:06
支持P大先,占位学习。。
作者: 2010armlin    时间: 2010-11-29 14:11
很理论的东西!其实现在的PE速度基本上满足实际需要!
作者: 魔╭墮落嘀神    时间: 2010-11-29 14:15
首页占位,学习了!.
作者: shan    时间: 2010-11-29 14:24
来学习一下。难道和天空的驱动解压5得来的提示吗??

[ 本帖最后由 shan 于 2010-11-29 14:25 编辑 ]
作者: 网虫2008    时间: 2010-11-29 14:24
哎,,P大的东西,我读起来怎么这么难呀,,,我水平太差了,,,

看着看着就发晕,。,好像就是一句话,

U盘主要是加载文件到内存相对较慢,所以PE的内核体积越小,越省时间,只要内核加载完毕,外置再大也只是挂载,不影响启动速度!

[ 本帖最后由 网虫2008 于 2010-11-29 14:26 编辑 ]
作者: 66369    时间: 2010-11-29 14:29
如果认为功能少、整体体积小的PE,一定比功能多、整体体积大的PE的U启快,那就错了。

--------

dui tou .
作者: mapeimapei    时间: 2010-11-29 14:29
实际使用中发现,笔记本的U启明显要比台式机的快。
作者: lvmenbo    时间: 2010-11-29 14:36
笔记本的启动速度一般都不错 台式机的有些板子就比较慢 比如技嘉G31
作者: chiannet    时间: 2010-11-29 15:04
标题: 回复 #1 pseudo 的帖子
完全赞同!P大的言论源于实际操作与理论的结合,经得起考验。本人耍PE也是用此观念指导。
作者: pseudo    时间: 2010-11-29 15:28
原帖由 网虫2008 于 2010-11-29 14:24 发表
哎,,P大的东西,我读起来怎么这么难呀,,,我水平太差了,,,

看着看着就发晕,。,好像就是一句话,

U盘主要是加载文件到内存相对较慢,所以PE的内核体积越小,越省时间,只要内核加载完毕,外置再大 ...

呵呵,是我表达能力不行,让人晕。

为省时间而精简PE内核有时不是很必要,会损失功能。相反,扩大PE内核更合理,不见得会变慢。
目前PE1.X中精简PE内核对提升速度贡献不大。“骨头”PE的内核已经很小了,再精简一半来提速一倍不大可能。

要精简的是U启内核,典型地,它只有PE内核的一半,可以提速一倍。

总之,对U启慢的机器,
超小的U启内核+较大全的PE内核+无限的外置
的结构,比较理想。
作者: hhhhhh    时间: 2010-11-29 15:38
原帖由 pseudo 于 2010-11-29 13:53 发表
PE的体积,除了整体体积、内核体积外,其实还有一种,我称之为“U启内核”体积。

对U盘启动快的机器,包括先加载USB2.0支持的情形,无论什么PE,多大体积都无所谓,都不会特别慢,不必讨论。
以下只讨论U盘 ...


P大说的我等只有支持的份,还不具备评论的资格。顺便请教P大:为何新版的2.5M左右0PE不能像128版那样通过U盘启动而从本地硬盘的XP系统提取文件启动?

[ 本帖最后由 hhhhhh 于 2010-11-29 15:43 编辑 ]
作者: pseudo    时间: 2010-11-29 16:01
标题: 回复 #13 hhhhhh 的帖子
楼上过谦。
加个0PEDSKT.WIM试试。
作者: blithewind    时间: 2010-11-29 17:23
原帖由 lvmenbo 于 2010-11-29 14:36 发表 笔记本的启动速度一般都不错 台式机的有些板子就比较慢 比如技嘉G31
一般而言 主板真正的usb2.0接口处于靠近网线接口处 剩余接口为1.1接口 技嘉G31其实也能快速启动pe的
作者: 假大空    时间: 2010-11-29 18:22
很久以前用老九的PE比较多,那时看P大的0PE菜单命令如看天书。呵呵。现在使用最多的是P大的作品。
作者: busn    时间: 2010-11-29 19:48
学习中,说的很好。。。
作者: USB3    时间: 2010-11-29 22:31
有一个关于PLPBT的疑问,plpbt-5.0.11(可支持USB3.0驱动)制作FB启动,Fbinst菜单:
text "     F1      Plop Boot Manager"
menu F1 linux "fb/memdisk" "fb/plpbt.img" "c=80 h=2 s=18 floppy"

text "     F10    Boot From plpbt.iso"
menu F10 linux "fb/memdisk" "fb/plpbt.iso" "raw iso"
在845主板加载USB驱动后在进入其他grub或syslinux菜单启动可见分区PE时报错(找不到WINPE03.IS_),启动可见分区PE3.0时也出错。
而加载0PE菜单:
text "     F4      Boot 0PE"
menu F4 grldr "grldr"
后用0PE菜单的加载USB驱动,返回Fbinst菜单后选grub或syslinux菜单启动PE时速度会快很多并且很少报错。

附全部Fbinst菜单如下:
text "     ============Please choose menu============"
text ""
color light-green
text "     F1      Plop Boot Manager"
menu F1 linux "fb/memdisk" "fb/plpbt.img" "c=80 h=2 s=18 floppy"
text ""
text "     F2      Boot Grub4dos"
menu F2 grldr "fb/grldr"
text ""
text "     F3      Boot SYSLINUX"
menu F3 syslinux "fb/ldlinux.bin"
text ""
text "     F4      Boot 0PE"
menu F4 grldr "grldr"
text ""
text "     F5      Microsoft Windows NT boot Disk"
menu F5 linux "fb/memdisk" "fb/ntboot.img" "c=80 h=2 s=18 floppy"
text ""
text "     F6      Kryptos Logic: Kon-Boot v1.1"
menu F6 linux "fb/memdisk" "fb/kon.img" "c=80 h=2 s=18 floppy"
text ""
text "     F7      Boot From password.img"
menu F7 linux "fb/memdisk" "fb/password.img" "c=80 h=2 s=9 floppy"
text ""
text "     F8      Boot From MAXDOS.IMG"
menu F8 linux "fb/memdisk" "BOOT/IMGS/MAXDOS.IMG" "c=78 h=8 s=36 floppy"
text ""
text "     F9      Boot From dts.ima"
menu F9 linux "fb/memdisk" "fb/dts.ima" "c=147 h=5 s=36 floppy"
text ""
text "     F10    Boot From plpbt.iso"
menu F10 linux "fb/memdisk" "fb/plpbt.iso" "raw iso"
text ""

在我的845机器上如果用旧版的plpbt.img加载USB驱动后再进其他菜单加载可见分区PE就不会报错但速度很慢,而且该机器不先加载plpbt.img的话就不能加载可见分区的MENU.LST,也不可启动到可见分区的SYSLINUX菜单。
请问P大的0pe菜单为什么这么神奇(用0PE菜单的加载USB2.0驱动,返回Fbinst菜单后选grub或syslinux菜单启动其他PE时速度会快很多并且很少报错)?

[ 本帖最后由 USB3 于 2010-11-29 22:50 编辑 ]
作者: pseudo    时间: 2010-11-29 23:11
快是plpbt的功劳,慢则是plpbt的过失,都与0pe无关。

提醒几点:

1. grldr、plpbt有不同版本,可能表现不同。
目前0pe用的都是最新版。

2. plpbt.img仿真为floppy,会不会诱导对软驱的访问,访问软驱就慢了。
0pe用plpbt.bin不用img、iso。

3. memdisk有与grldr冲突的可能性。
我认为这是最大问题。
作者: ybyl    时间: 2010-11-30 08:30
这个肯定的,。。
作者: 极度凶残    时间: 2010-11-30 09:05
原帖由 blithewind 于 2010-11-29 17:23 发表
一般而言 主板真正的usb2.0接口处于靠近网线接口处 剩余接口为1.1接口 技嘉G31其实也能快速启动pe的

不是吧?还有这种秘密?以后要跑到后面插U盘了??
作者: xiaopanxie    时间: 2010-11-30 09:17
初学的小虾米来学习了!
作者: jaskle    时间: 2010-11-30 10:32
这贴要让虫大看到又要缩减他的win7内核了。。。。
作者: loveelva30    时间: 2010-11-30 10:37
**。此贴必火。。顶之
作者: dsljp    时间: 2010-11-30 12:30
原帖由 blithewind 于 2010-11-29 17:23 发表
一般而言 主板真正的usb2.0接口处于靠近网线接口处 剩余接口为1.1接口 技嘉G31其实也能快速启动pe的

我这里正好有一块技嘉G31,靠近网线接口处的那个U口启动和别的U口一样样的,并不快呀。
作者: 2010败亦枭雄    时间: 2010-11-30 17:49
不错,感谢分享。新手进来学习。
作者: M    时间: 2010-11-30 18:33
原帖由 lvmenbo 于 2010-11-29 14:36 发表
笔记本的启动速度一般都不错 台式机的有些板子就比较慢 比如技嘉G31

深有同感,技嘉的主板不知道为何就如此的蜗牛,其实U启和DOS下拷贝差不多都可以说明速度,在DOS下拷贝文件速度快的机器,U启速度绝对慢不了。所以,我觉得这个和硬件有很大的关系。但是不反对内核也有关联。
作者: xt5525    时间: 2010-11-30 19:15
我记得这个问题P大以前好像在哪个帖子里面讨论过的说哦
作者: xt5525    时间: 2010-11-30 19:17
原帖由 dsljp 于 2010-11-30 12:30 发表

我这里正好有一块技嘉G31,靠近网线接口处的那个U口启动和别的U口一样样的,并不快呀。




我的事技嘉G31组装机,除了0PE外,其它的即使是连续存放也很慢,但是0PE就是很快的说!
作者: grubfans    时间: 2010-12-1 00:33
P大的帖子,讲得实在是在理,不得不顶!
作者: 2010haiven86    时间: 2010-12-1 12:01
上周弄了个启动PE很慢的老机子。来学习了,看个半懂。
作者: nytc006    时间: 2010-12-1 20:22
0pe启动速度确实非常的快。。。只是解开放入ud区,,,启动后没有什么工具可以使用,取ud工具的时间加上的话感觉和其它内置工具的也差不多。。。
嗯,如果是量产的话就没有取ud工具这一步,那就是真的快了。。。
作者: 2010vkms    时间: 2010-12-1 20:50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作者: YoDe    时间: 2010-12-1 21:01
多谢 很喜欢P大的0PE
作者: USB3    时间: 2010-12-1 22:34
标题: 回复 #32 nytc006 的帖子
把PETOOLS目录放到可见分区,进桌面后在开始菜单可用PETOOLS目录各种工具

[ 本帖最后由 USB3 于 2010-12-1 22:38 编辑 ]
作者: wyb391    时间: 2010-12-2 10:18
P大总结的很不错。  对于启动慢的机器个人不认为只考虑”U启内核“这一个原因。如题‘  
U启速度取决于U启内核’本身就太绝对了。文中又以 启动慢的机器 加以注解,从文理上来看没什么问题,但从技术角度上来看就给人以误解了。
不是批评,是太片面了。
作者: kloikjj    时间: 2010-12-2 10:21
学习一种新的知识,支持中,期待。。。。。
作者: 于山    时间: 2010-12-2 13:02
这个问题,只有u盘的制造商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
进行对比,才能得出最权威的结论!

[ 本帖最后由 2010yg 于 2010-12-2 21:14 编辑 ]
作者: huianhuian    时间: 2010-12-2 20:17
P大的帖子就是集结号,各路大牛齐聚来
作者: pseudo    时间: 2010-12-3 00:46
标题: 回复 #36 wyb391 的帖子
广告语,哗众的 :)
作者: zhh_xq    时间: 2010-12-4 11:31
学习了!
P大的分析确实很精辟!
豁然开朗啊!
作者: LingX    时间: 2010-12-4 16:27
拜读完毕。

个人感觉理论上很有道理!
作者: 古豆    时间: 2010-12-4 18:46
原来如此,原理性的学习很必要,谢谢P大
作者: 圣鸽    时间: 2010-12-7 15:57
学习了,有个技嘉845的老主板,进的那是相当的慢。老电脑淘汰,估计还是要一段时间的。
作者: 2010zyw52718    时间: 2010-12-7 16:21
标题: 感谢提供,学习以下!
感谢提供,学习以下!
作者: 2010lenias    时间: 2010-12-8 13:39
看不太懂,不过先学一下了。
作者: macjorn    时间: 2010-12-23 00:37
学习来着,谢谢P大精辟论述
作者: 2010zc425008366    时间: 2010-12-23 01:22
感谢提供,学习以下!
作者: 2010chifo024    时间: 2010-12-23 13:35
做维护的时候经常遇到老迈的机器 只能是大家都无奈的等待 当U启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的时候 面对老掉牙的机器 还一样一样的无奈啊~
作者: pseudo    时间: 2010-12-23 14:39
标题: 回复 #49 2010chifo024 的帖子
无奈的等待?
可以试试百草霜的fba,预期有所改观:
http://bbs.wuyou.net/forum.php?m ... &extra=page%3D1
作者: 心铭    时间: 2010-12-30 23:40
学习学习!谢谢讲解!!!!
作者: 2010linzhiyuan    时间: 2011-1-1 18:24
学习拉学习拉!~~~~
作者: 2010scnc001    时间: 2011-1-4 18:18
只为顶各位大侠。。。
作者: lsh66924    时间: 2011-1-10 21:06
标题: 回复 #25 dsljp 的帖子
哥们,技嘉板子就是这样,换个PE吧,我也是技嘉主板,以前最快的也要8分钟,慢的要20多分钟,我试了无数的PE了,只有"多&全功能U盘启动-精简版.zip"这个应该能让你满意,但有两点要注意,一是启动U盘要按F2键,再就是启动到DOS菜单后要先点加载USB2.0模块以后再启动0PE或者启动自己另加入的PE都很快,大约在1-2分钟就到桌面.
作者: 2011benben    时间: 2011-1-14 23:33
学习了,我觉得说的很有道理,现在还是有很大一部分老旧机器的,特别在某些单位里几千台7、8年前的老p4,维护起来那个费劲,有了0pe看来能帮很大忙的
作者: 2011.1.1    时间: 2011-2-4 21:30
学习中。。
作者: yunzhang    时间: 2011-2-4 22:01
这样的理论以后还是可以用到的。
作者: 2010天月来了    时间: 2011-2-4 22:40
简单点直接了当的说,就是在载入正式的PE系统进内存前,首先得抢在前面设法加载USB2.0驱动,使载入PE系统是在完整的USB2.0的快速模式下从U盘读取文件的意思。

楼主也做到了。

如果其他各种启动模式都能想办法做到这一点,也都能显示出极快的速度的。
作者: 2010liuyuhong    时间: 2011-2-4 22:44
说到底,也就是要先加载2.0驱动,然后以2.0的速度加载PE的话,速度都是很快的,0PE表面上是快,可是进入桌面,加上加载软件的时间,也就那样吧,大家可以试试杏雨梨云的最新版,用的是水大的16.66的03内核,速度很快的
作者: 于山    时间: 2011-2-5 06:46
内核是主要因素,大小也影响引导速度!
作者: pseudo    时间: 2011-2-5 17:42
原帖由 2010yg 于 2011-2-5 06:46 发表
内核是主要因素,大小也影响引导速度!

本帖的观点是
“内核”不是主要因素,“U启内核”才是主要因素。

U启内核是内核的一部分,大约只有普通内核的一半,可以说是内核的内核。要提高u启速度,关键是要减小U启内核体积。

虽然减小内核体积,u启内核往往也跟着会变小。但以减少pe体积,或精简内核来间接减小u启内核体积的做法,还没有抓住本质。

有个“狐假虎威”的寓言,如果说山中百兽都怕两种动物(狐狸+老虎),就不够准确。实质呢,是只怕其中的老虎。

我认为内核大点、全点更好。增大内核,对u启速度影响不大,只要其u启内核小就行。
所以应该不计较pe体积,不计较内核体积,只着力减小u启内核体积
原帖由 2010liuyuhong 于 2011-2-4 22:44 发表
说到底,也就是要先加载2.0驱动,然后以2.0的速度加载PE的话,速度都是很快的,0PE表面上是快,可是进入桌面,加上加载软件的时间,也就那样吧,大家可以试试杏雨梨云的最新版,用的是水大的16.66的03内核,速度 ...

1、“先加载2.0驱动”这个说法如果是指
先加载usb2.0驱动(plpbt)
或dos下加载Usb2.0驱动,读入pe启动相关文件到内存,再启动pe。
那么这些情形不在本帖讨论范围。只讨论直接加载pe启动。

如果是指直接加载pe启动时,先加载2.0驱动,那么现在还做不到单纯的“先加载”,这不切实际。
只能先加载“u启内核”,通过这样间接达到尽早加载usb2.0的目的。这又回到本帖观点了。

2、已经说过,只讨论进入桌面为止的速度。进桌面后的各种应用操作花销属于外置范畴,不讨论。

3、0PE最早支持全外置PE解开藏入ud,在发本帖之前,已经实现小U启内核结构很久了。迄今其U启内核也依旧是坛里最小的。所以U启速度理应不慢。如果比哪个PE明显慢请告知。

不过,快也好,慢也好,0PE主要是用来玩理念、作原型实例演示的,不宜把0PE跟其它具体PE做实际对比。还是理论分析、纸上谈兵,泛泛的比较为好。

4、既然楼上提到杏雨梨云的系统,那我就说两句。声明我只从理论上分析,我没实践过(一向懒于实践)。

据我所知,杏雨的系统以往一直是全内置的结构为主,从理论上说,在U启内核这点上,不会小。

注意到最近杏雨的新版,采用了与本帖介绍的措施一致的做法——分离shell,大大减小了u启内核体积。
如果确实提高了速度,那么也正好说明本帖的理论、实践都是正确的。

如果再采用外置SRS、智能检测加载特定驱动的结构,进一步减小U启内核(按0PE经验可减5MB左右),预期理论上会更快。

至于杏雨系统或其它具体系统跟0PE比谁快,那没有意义。认识到并认同
U启快慢取决于U启内核体积,而不是PE内核,更不是整个PE体积。小U启内核快。
才是本帖意义。
作者: 于山    时间: 2011-2-5 17:52
原帖由 pseudo 于 2011-2-5 17:42 发表

本帖的观点是
“内核”不是主要因素,“U启内核”才是主要因素。

U启内核是内核的一部分,大约只有普通内核的一半,可以说是内核的内核。要提高u启速度,关键是要减小U启内核体积。

虽然减小内核体积, ...

高见!u启内核的概念尚须了解,在实践中证明!
作者: lusir401    时间: 2011-2-7 18:14
学习大侠们的探索精神!!!
作者: kaojinni    时间: 2011-2-26 22:07
玩美的东西!看着就心动!
作者: kaojinni    时间: 2011-2-26 22:16
撑P大的观点!!
我也认为是这样的!
作者: 于山    时间: 2011-2-27 07:13
请教楼主,目前那一种U启内核速度最快?请推荐!
作者: pseudo    时间: 2011-2-27 12:04
原帖由 2010yg 于 2011-2-27 07:13 发表
请教楼主,目前那一种U启内核速度最快?请推荐!

1. 理论上0PE的U启最快。
0PE的U启内核估计是目前最小的。
以intel磁盘控制器为例,它由grldr+CHKPCI.TXT+iastor.sy_+0pe.gz+cmdpe.gz组成。
比目前其它pe的U启内核,包括14MB的骨头级PE都要小。
所以理论上要快一点。

2. 实际上0PE的U启不一定最快
(1)其实0PE只是把U启内核做小,但无意把它做成最小。
cmdpe.gz是很小了,但0pe.gz还可大量精简。
现在里面除了xp-pe的东西外,还含有03-pe、零体积版pe才用到的东西,对xp-pe来说,这些是可以去掉的。此外,还含通用F6模块、ISO启动器等等,其中各种32位、64位新旧版本的firadisk、winvblk就不少。还包含XP资源、wimnt等可以外置的工具。
(2)0PE随意挥霍速度
现在一开始就延时3秒让你有进g4d命令行的机会,主菜单停5秒,选驱动停5秒等等,纯就pe而言,可以不弄这些。
此外,如果不是追求组件化(0pe.gz可单独使用),许多东西可以合并,例如CHKPCI.TXT、0pe.gz、cmdpe.gz并为一个文件,减少文件数,可加速启动。更重要的是,现在从显示extracting CMDPE.GZ...到显示extracted之间,花了不少时间。这是将cmdpe.gz运行时并入0PE.GZ。如果事先合并了文件,速度提升将非常可观!

总之,0PE实际上还是比较快的,但不追求最小、最快,你只要不嫌它慢就够了。

3. 哪个最快?
如果汲取了0PE的优点,估计是最快的。

对于全藏入ud的PE,目前比较具有可操作性的做法是:
首先采取解开藏入的方式,分离外置。
其次,分离shell,也就是采取多级内核架构。
最后,分离、外置SRS。

这些做法经过理论和实践证明是有效的。如果不那样做,理论上未必比0PE快。
为什么呢,打个比方。你在走路,我在跑(采取快的做法),理论上我快。也不是没有人走得比我跑还快,但得修炼到竞走运动员水平。而一旦你也跑起来(采用同样的做法),那我肯定跑不过你啦,呵呵。
所以如果其它PE也那样去做,就会比0PE更快。明白这些道理,就不应该再把0PE跟其它具体PE去比速度。


顺便说一下,我说的外置、内置是针对PE结构而言,外置软件(例如ghost32.exe)包含在内核(例如winpe.is_)里的,属于内置结构,放在内核外(例如弄个op.wim放外置软件)的,属于外置结构。
而不是说把PE全藏入ud就叫内置,那样说不妥。
打个比方,不能把藏在口袋里的PE叫内置PE,把它从口袋里掏出来用,就叫它外置PE了。

0PE是全外置结构,连一些其它PE视作内核的东西,比如SRS、DESKTOP等都做成外置组件。
但0PE有一定的转换能力,能动态地变成全内置PE。
在这里,内置、外置结构已经统一于一体了。
作者: 于山    时间: 2011-2-27 12:51
原帖由 pseudo 于 2011-2-27 12:04 发表

1. 理论上0PE的U启最快。
0PE的U启内核估计是目前最小的。
以intel磁盘控制器为例,它由grldr+CHKPCI.TXT+iastor.sy_+0pe.gz+cmdpe.gz组成。
比目前其它pe的U启内核,包括14MB的骨头级PE都要小。
所以理论 ...

楼主说得有理有据。但,有没有把不同的u启作比较测试?
作者: pseudo    时间: 2011-2-27 15:13
我只作理论推理,自己一般不动手测试,一是懒,二是不屑。

当然参考了网友的测试反馈。

实践很重要,但理论推理并不意味着完全是纸上谈兵。现在美国已经声明不做真的核爆试验了,计算机模拟一下就算了。要知道原子弹厉害,不一定要让它炸一下。

想起以前,俺家穷我没见过金子,每当人们提起某东西是金色时,我很茫然。
后来听说别的东西也是金色时,我就想,它们都是一种颜色。
不是它们的颜色像金子,而是金子的颜色就像它们。

呵呵,扯远了,打住。
作者: 于山    时间: 2011-2-27 15:57
原帖由 pseudo 于 2011-2-27 15:13 发表
我只作理论推理,自己一般不动手测试,一是懒,二是不屑。

当然参考了网友的测试反馈。

实践很重要,但理论推理并不意味着完全是纸上谈兵。现在美国已经声明不做真的核爆试验了,计算机模拟一下就算了。要 ...

我觉的ud的u启PE慢!
作者: pseudo    时间: 2011-2-28 12:21
标题: 回复 #70 2010yg 的帖子
哦,你前面说的“把不同的u启作比较”是指
把fbinst的ud跟非ud(例如UltraISO的USB-HDD+)作为不同的u启方式(部署方式),
比较它们的差异吧。

我认为这种比较不属于PE本身的比较。主要关注的是,同等条件下的比较:都全藏入ud,都不藏入ud,部分地藏入ud,USB-HDD+等。

之所以不关注部署方式,还在于0PE实现了部署方式的统一、一致。

例如,你可以把0PE.ISO全解开全藏入ud,也可以全解开全部放在可见区,也可以ud内、ud外各放一部分组件。制作USB_HDD+时,用UltrISO打开0PE.ISO,直接写入u盘(然后把grldr复制为0PE.BIN)就行,量产usb-cdrom也直接用0PE.ISO。

还有,你可以把0PE.ISO不解开,整体藏入ud,也可以整体放在可见区。只要把0PE.ISO放在0PE目录,grldr(iso里有)放一份在根目录即可。此外,还可以把iso部分地解开。

总之,只需提供一个0PE.ISO,通吃所有部署方式,而且各种部署方式中,结构还可以做到一致。什么是结构不一致呢?举个例子,如果某个PE可以解开iso全放在ud外,但不能解开iso全藏入ud内,只能整个iso藏入ud,那它这两种部署方式就不能保持一致的结构了。

既然可以做到结构一致,那么就不在乎部署方式了。哪种部署方式快、兼容性好、个人喜欢,就用哪种。

但是,PE的结构还是影响速度的,U启内核的概念仍然起作用。
如果认为ud慢,USB-HDD+快,那么所有PE都USB-HDD+吧。
这时全内置pe的u启内核依然大,
非全内置PE的外置自然都分离了,u启内核小了许多,但shell、srs是否都分离了呢?
即使是小至十几兆的骨头级PE,如果再做shell、srs分离,也还是可以大大减小u启内核,进一步提速的。
作者: xxhddt163    时间: 2011-4-15 15:55
感谢分享!!!!!!!!!!!!!!!
作者: 2011tuzhis    时间: 2011-4-16 20:27
不错学习了
作者: 497734601    时间: 2011-4-16 21:08
支持P大先,占位学习。。
作者: lizp2020    时间: 2011-4-20 22:09
为何我看不懂这么高深的东西。
作者: 2011Baky1984    时间: 2011-4-20 22:46
太专业了!!!
看不懂!!!
作者: cycyc    时间: 2011-5-19 09:32
支持楼主关于U启速度与PE大小无关的观点,同时我还认为,内存占用也和PE大小无关。
一个体积很小的PE,内存占用可能很高,启动也不见得就快。
一句话,不能从PE的体积推测其速度和效率。
作者: heiyan    时间: 2011-5-19 10:07
学习!!潜水学习!!!谢谢各位大大!!!
作者: 幸运的草    时间: 2011-5-19 10:37
支持楼主的观点,经过小范围测试,验证楼主的观点是正确的。只要启动方式正确,U启速度与PE体积大小无关。
  但影响U启速度的另一个因素与用户的软、硬件环境、启动方式也密不可分,相同的U启内核,不同用户有的启动时间很长,有的则很短。
作者: 2010killaman    时间: 2011-5-19 12:25
飘过 看看 顺便学习一下~~
作者: htt_rd    时间: 2011-5-23 12:12
pseudo 大師你好:
0pe 無疑的加快了由 usb 啟動 pe 的速度,所以在bios啟動時不支持usb2.0速度的主板,都能加快
pe 啟動時間(我經常要面對啟動時只有usb1.1速度的主板),我個人認為如果能早些認識這個觀念,那就沒必要在由usb啟動pe時,還要花一堆時間試哪個usb驅動可以順利使用(如plpbt,dos下幾個常用usb驅動),當然現在 pseudo 也有智慧加載usb驅動的方案;只是個人認為usb1.1下光直接 啟動0pe 就能令人非常滿意。
作者: pseudo    时间: 2011-5-23 14:36
标题: 回复 #81 htt_rd 的帖子
不敢当”大師“。

如有兴趣可测试一下:
http://u.115.com/file/e60jwuxr#
只把两个文件放入ud。
作者: shenzhan    时间: 2011-5-23 21:07
好好学习天天向上~....
作者: htt_rd    时间: 2011-5-24 18:48
标题: 回复 #82 pseudo 的帖子
0PEv1.3.0(2011-05-22)XP中文版59MB(native测试).7z USB 啟動更快了。

[ 本帖最后由 htt_rd 于 2011-5-25 11:34 编辑 ]
作者: hongqipiao    时间: 2011-8-5 18:25
这个方法太好了,很方便,严重支持!
作者: hotdll    时间: 2011-9-5 10:32
我很早就发现,未进入系统的时候,AMI的USB2.0是ECHI模式驱动,而AWD的BIOS则不是。。所以反映BIOS慢的都是AWD的BIOS。
因为技嘉的大部分都是AWD的BIOS,所以反映技嘉的U启速度慢的多。
AWD和凤凰科技合并后,主流的主板已经很少看到AWDBIOS了。基本上是Phoenix的BIOS为多,华硕和华擎的BIOS分别是基于Phoenix和AMI的,大部分笔记本都是AMI活着Phoenix,所以U启非常快。。。。。
另外合并后的凤凰科技已经宣布终止Phoenix和AMI,现在H55以上的主板很难到见到Phoenix和AWD了。我很早之前就在某论坛看到一篇帖子说的是AWD和AMI的不同,以及为什么AWD比AMI启动稍微快了一些,忘记出处了。主要就是AMI实行的是完全的模块坏设计,前期好像AWD赢了,但是随着硬件的发展,AWD每次都需要重头设计,所以导致AWD经常跟不上硬件发展的速度。现在新的BIOS除了EFI就是AMI了。事实上很多品牌的同一款主板更新BIOS的时候就会出现从AWD变成AMI的现象。我测试过的梅捷的某G31主板从AWD的BIOS变成AMI的BIOS后,U启速度从以前的十多分钟变成30秒。、

关于凤凰科技停止开发AWD和Phoenix的新闻:http://www.kaixin001.com/repaste/1933223_1262434814.html
作者: axldh    时间: 2011-9-5 11:29
很理论的东西!支持P大!
作者: wuzhi8899    时间: 2011-9-11 23:45
学习了   感谢分享
作者: 讯极天度    时间: 2011-10-17 07:11
谢谢P大了 继续学习
作者: 2011sunsan    时间: 2011-10-24 00:10
标题: 回复 #1 pseudo 的帖子
无忧新手。P大的OPE使用感觉很好,想请教NB版真正的优势是什么?毕竟U启速度的考虑我认为基本上推出历史舞台——现在大多是机器U启都快!谢谢!
作者: 2011婷宝    时间: 2011-10-24 05:53
偶正当学习时,呵呵  老版子肯定慢吧
作者: geciwang    时间: 2012-2-4 17:28
有时候机子启动确实很慢。
作者: 2011asqqdwy    时间: 2012-2-5 09:37
学习了,U盘加速软件
作者: 2011asqqdwy    时间: 2012-2-5 09:47
看了各位的发言,我表示完全糊涂了,我用的是手机内存卡,小卡,读卡器不同,速度就不同,早两年的读卡器,就是写入速度就是太慢了,拷贝大一点的文件我有掐死他的冲动
作者: pseudo    时间: 2012-2-5 13:29
“读卡器不同,速度就不同”。确实是这样。
本帖讨论的是,同一个读卡器(这里是U盘),你装入不同PE,U启速度会不同。

本帖观点是:
在U启慢的环境下(例如有的老机),PE的U启内核(不是平常说的PE内核)的大小决定U启速度。平常说的“小”的、“精简的”PE不见得快,因为它们的U启内核并不小。
整体小或内核小不等于U启内核小,全内置PE的U启内核尤其大。

注意,这里说的速度,是在慢得”不堪忍受“的环境下谈的。对于快速机器,谈速度没意义,快慢都相差无几。

更多讨论,参见:
快速U启0PE——半解开部署方式
作者: 意玺世修    时间: 2012-2-12 09:20
学习学习啊 支持楼主啊
作者: eshlan    时间: 2012-8-3 00:55
似懂非懂的  - -  偶基础理论不健全。

P大说的概念是懂了,决定USBPE速度的因素有好几个,其中一个重要的,会形成强烈反差的因素就是:【 U启内核 】 (其实我还是无法想象U启内核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呵呵。)

偶还想弱弱的问一下,早期主板通过USB启动时,不光是PE, 就是一个DOS镜像,甚至就是GRUB4DOS载入字体和背景图都能强烈的感受到【慢】。终其根源是不是因为:这时候儿还没有加载USB-2.0驱动呢? 如果是的话,那么现在都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的呢? USB_ACC、PLPBT;DOS 下加载USB2.0驱动这两种方法吗?
作者: szfhx    时间: 2012-8-3 16:47
嘿嘿...
路过...
作者: papago    时间: 2012-10-16 18:36
标题: 回复 #1 pseudo 的帖子
学习了,看的似懂非懂.
作者: zds1210    时间: 2012-10-17 18:21
最近努力在学习P大的一些思想,正在做普通内核的统一PE。嗯。




欢迎光临 无忧启动论坛 (http://bbs.c3.wuyou.net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