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ypjbliop 于 2016-3-9 21:53 编辑 可以的 |
很好很详细,LZ再来个gPt |
楼主对硬盘分区结构看来有一定的研究~ |
支持! 论坛还是比较缺乏这种原理和知识性的帖子, 虽然在网上或许都能搜索到, 但作为专业的论坛,这方面的归纳和总结觉得还是必要的。论坛操作性的教程太多,理论和知识型的东西少了些,有些操作会让初学者摸不着头脑,丧失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|
感謝分享這麼有用的知識! |
本帖最后由 ypjbliop 于 2016-3-8 08:40 编辑 分区的转换: 主分区转逻辑分区:单个的主分区大都可以转换为逻辑分区。有多个(两个或三个)连续的主分区,一般则只有与扩展分区相邻的主分区才可以转换。 分区转换时,改不改变分区的起始位置,对转换成功与否很关键。在转换时能自由改变分区的起始位置的分区软件,则很容易成功转换。 但DiskGenius在默认下,被转换主分区是不改变分区起止位置的。那么,用DiskGenius转换,主分区前有没有未分区扇区或隐藏扇区(如C盘前面),则成为了转换的关键。 因为与扩展分区相邻的主分区(无默认隐藏扇区)前面若没有未分区扇区,要转换为逻辑分区,则缺少形成默认隐藏扇区(63扇)的空间,新的EPT不能产生,所以就不能转换。 比如,按柱面分区的主分区的DOS首扇是(X,0,1),而它的前一主分区的尾扇为(X 254 63),是首尾相接的,中间就没有未分区扇区。 用DiskGenius进行转换,主分区是否进行过“4K对齐”,对转换的影响也很大。 进行过“4K对齐”的多个连续主分区(包括逻辑分区)间,大多是没有未分区的扇区的(同按柱面的分区方法一样)。只不过与非“4K对齐”的分区间,有可能存在一些未分区的扇区。 逻辑分区转主分区:第一个逻辑分区和最后一个逻辑分区,可以直接转换为主分区。 在普通使用中,逻辑分区数是不会遭遇限制的,而主分区(含扩展分区)数则不能超过四个,否则会提示不能保存分区表,并要求删除某些主分区,才能保存分区表。 |
本帖最后由 ypjbliop 于 2016-3-8 08:55 编辑 DPT保存了所有主分区(含扩展分区)的分区参数,主分区(包括C分区)都没有单独分区表。所有主分区(扩展分区除外)的分区项,都与活动分区(不一定是C:)的分区项含义一样。因为这些主分区,只需要在DPT中有一个分区项即可,DPT中扩展分区的分区项才是链接下分区的。 假如有更多的主分区,其分区项的9-12字节数,含义是同活动分区项(如上面的3F 00 00 00处)的,是DPT与此主分区启动扇区DBR(而不是分区表)的间隔值(此DBR的LBA绝对地址),是此主分区前含隐藏扇区和未分区扇区的扇区总数。 分区的一般使用原则: •DPT中,主分区和扩展分区的分区项排列顺序,与它们在硬盘中的物理顺序是一样的。 •DPT中,C盘一定占据第一个分区项,但C盘不一定是活动分区或主分区。C盘也可作为扩展分区,那样的话,除第一分区项(含义同扩展分区项)外,C盘还会有单独的EPT1。 •硬盘可以没有或只有扩展分区(所有扩展逻辑分区必须是前后连在一起的)。 •只有主分区(位置可在扩展分区的前后)才能作为活动分区,才能启动系统。无活动分区的话,硬盘上的系统都不能启动。硬盘的主分区,可以都不设为活动分区。 •活动主分区上不必一定要有系统,但必须有引导文件,各逻辑分区上可以安装多个系统。 一键还原精灵所产生的隐藏主分区,位于硬盘最后位置。想把它变成逻辑分区,一般的格式化可能无能为力。这时,只须将它在DPT中相应的分区项删除,再格式化即可。 |
本帖最后由 ypjbliop 于 2016-3-8 08:23 编辑 MBR硬盘的启动: BIOS启动后,读取硬盘MBR,将控制权交出,由MBR寻找活动的分区,由分区的BOOTLOAD引导加载OS启动。 启动顺序为:BIOS →MBR →DPT →DBR →OS files。 具体过程如下: 1.开机,BIOS加电自检(POST)。 2硬盘启动,读取硬盘固件程序(不能读取,或机器自检缓慢,显示”Detecting IDE drives…”,则硬盘不被BIOS识别)。 3.将MBR读入内存,检查此扇区的55AA标志(若没有,则尝试其它启动介质。没有其它启动介质,则显示“No ROM BASIC”,然后死机,表示BIOS没有找到启动扇区,只能运行ROM BASIC程序,但现在的兼容机基本上没有了此程序,就会出现此提示)。 4.然后,BIOS把启动过程交由MBR中的引导程序控制。 5.MBR在DPT中搜索80标志,寻找到活动分区(如果发现没有活动分区或有不止一个活动分区,则转为停止,出现“Invalid Partition Table”的提示)。 注:当MBR扇区没有55AA或80标志时,现在提示的可能是:“Reboot and Select proper Boot dcvice or Insert Boot Media in selected Boot device and press a key ”。 6.将DBR读入内存,检查此扇区的55AA标志(没有则显示“Missing Operating System”,然后停止,或尝试软盘启动;有的则只是光标不停闪烁,表示错误,进入无穷循环)。 7. 寻找C盘根目录下ntldr(XP)/bootmgr(win7 win8 Vista)/grldr(Grub)/btldr.mbr(Boot Link)/ ghldr(一键Ghost)等可用于引导的程序,启动系统。 win7的启动过程概括为:BIOS →MBR →DPT →PBR →bootmgr →BCD →Winload.exe →内核加载 →整个win7系统。 win7找到bootmgr后, bootmgr就读取\Boot\BCD(Boot Configuration Data)文件(相当于xp下的boot.ini)。选择启动Win7(有多个系统情况下)后,bootmgr就会去启动盘寻找WINDOWS\system32\winload.exe,让winload.exe加载win7内核,从而启动整个win7系统。 |
Powered by Discuz! X3.3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