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 | 
 
| 近日,收到niuxue短信询问: 
 
 在dos下要识别量产后的usbcdrom,必须要在config.sys中加载ramfd.sys、usbaspi.sys、usbcd.sys、aspidisk.sys这四个文件吗?
 Di1000dd.SYS需不需要加,autoexec文件中不需要再调用什么文件了吗?
 
 RAMFD.SYS的2.88M IMG无法启动,这个问题现在能解决吗?
 问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,以victor888斑竹为代表的无忧先行者早就有所阐述,
 搜老帖即可有答案。
 
 我之所以开新帖,是因为通过对USB/BIOS技术文档的学习,
 感觉现有方法还有改进的余地和必要,希望能以此为引子,
 吸引不愿看到停滞现状、对USB有兴趣的同好参与讨论。
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
 就事论事的回答:
 
 1、如用aspi法驱动usbcd,则usbaspi.sys、usbcd.sys是需要的;
 aspidisk.sys是驱动disk设备(比如量产CD后的剩余磁盘空间)用的,
 Di1000dd.SYS与其作用相同,但兼容性没有aspidisk.sys好,早被
 淘汰;
 
 2、ramfd.sys的原始用途是:在只有1个USB口的机器上,
 BIOS usb fdd启动,在DOS下中途换接usbcd,用其保护
 fdd img现场环境。
 
 现在的用途:在某些机器上,不使用ramfd.sys,usbaspi.sys
 执行结果不正常,用ramfd.sys,就正常,所以联用提高
 usbaspi.sys的成功率。
 
 ramfd.sys的2.88M IMG问题已解决,是国内破解高手做的破解版。
 看样子是对老版v1.02做的破解,如果直接破v1.04,也许会更好。
 
 3、sys文件放在config.sys中的话,autoexec.bat要有
 mscdex之类的CD扩展。
 
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
 更进一步,请大家思考:
 1、改进aspi法,淘汰usbcd.sys;
 2、不用aspi法,驱动usb-cd;
 
 [ 本帖最后由 wuwuzz 于 2010-10-8 13:10 编辑 ]
 | 
 评分
查看全部评分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