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这几天在研究WIN7的安装,谈一下安装方式的区别和一点发现:
首先要说的是因为WIN7采用的是启动PE+恢复压缩文件(WIM)的安装方式,因此不存在像XP一样需要识别安装介质的问题。
一个发现:因为WIN7是全程图形方式安装,在整个安装过程中都可以通过按shift+F10来进行命令行窗口,在这里我们可以查看安装过程中WIN7到底在硬盘做了什么。
1. 在WIN系统下安装,这里的WIN是指包含PE的系统。
通过SETUP来进行安装,整个安装过程会重启3次,SETUP在运行过程中会在目标分区建立两个文件夹,一个名称为$windows.~bt另一个名称为$windows.~ls。前者内容主要是boot.wim解包的PE3.0文件,后者则含有install.wim。系统第二次启动时会通过PE将INSTALL.WIM释放到目标分区。
通过按shift+F10发现,安装过程中目标分区的盘符为x:,第二次重启开始释放install.wim文件。在安装的最后,即第3次重启前,上述两个建立的文件夹会被删除。
这样安装WIN7,系统的盘符为目标分区的盘符,且不全在硬盘主分区建立保留的系统分区。
这种方式同时也告诉我们另外一个安装WIN7的方法,即通过在目标分区建立$windows.~bt和$windows.~ls目录,但这种安装方式有一个非常不好的地方,BT文件的文件需要解包,体积过大,约1G。另外安装后这两个文件夹会被删除。如果使用U盘以这种方式来安装,需要寻找方法保护这两个文件夹方法。
这种在WIN下启动SETUP来安装的方式,我还是那句话,基本是TKZFP-费二遍事,因为需要把INSTALL.WIM拷贝到硬盘,并且花长时间来解包BOOT.WIM文件。
2. 通过安装介质直接安装
这种安装方式不需要在硬盘建立那两个文件夹,BOOT.WIM被解包到内存中运行,速度快,解包INSTALL.WIM也是直接在安装介质上进行的。理论上来讲,USB盘安装要比使用DVD要快,因为USB2.0的速度优势在PE下被体现出来。
这个PE是在内存中启动的,盘符也是X,但是如果对于活动分区未装系统,那么会在活动分区的起始位置建立一个保留的系统分区,有关里面的内容,大家可以查一下相关资料。
这种直接安装的方式,不论把系统安装到哪个分区,WIN7启动后的盘符都是C
====
以上就是本人的一点经验和体会,希望大家补充与纠正。
本贴禁止跟任何无意义的回帖!
[ 本帖最后由 victor888 于 2009-10-19 13:28 编辑 ]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