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忧启动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系统gho:最纯净好用系统下载站投放广告、加入VIP会员,请联系 微信:wuyouceo
楼主: lxl1638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第二测试版]准备在PECMD中加入移动硬盘即插即用的验证

[复制链接]
121#
发表于 2009-12-15 17:01:50 | 只看该作者

回复 #119 66369 的帖子

???不明白了,“阴人”我还真没兴趣,如果你觉得你这个是对的,你可以无视我说的,我也刚看了一下,H3大师“新版”(老版的删除了)的没发现这种问题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22#
发表于 2009-12-15 17:03:57 | 只看该作者
不再讨论这个问题,不管他是不是正确的,不能因为这个搞坏了情绪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23#
发表于 2009-12-15 17:07:01 | 只看该作者
原帖由 系统维护 于 2009-12-15 16:23 发表
原来是水PE的,没想到,那简单改了再发一个“新版”就行了,最近没怎么关注“新版水PE”,要不然直接就去你的帖子了。



你先学会做人.

在无忧.第一次遇到此性格的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24#
发表于 2009-12-15 17:09:20 | 只看该作者
原帖由 lxl1638 于 2009-12-15 11:44 发表

你给反馈的信息就是回报?笑话了。
就象你给老板打工,不给你工钱,还说你这样做不好,那样做不好。

你给反馈的信息对本人有什么用?无非就是提问,要别人给你回答,要别人帮你解决问题,记住PECMD是免费的。

老九.莫要动气.
当然我个人的反馈肯定是没用的.因为我太菜了.有太多的不懂,就只会提些问题,向各位大大学习.
至于别人的反馈信息对你有没有用.那就只有你自己心知肚明了.
回报是乎只能用金钱来衡量吗?也许吧?现在都什么年代了,是要来点现实的.
你开发了这个软件,并向广大的用户提供免费使用.我们都心存感激.有时我们的要求可能是过份了些.还望你能迁就些,
我并不反对你对自己的作品如何修改.因为那是你自己的成果,你有自己的权力,我也很尊重你的劳动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25#
发表于 2009-12-15 17:11:24 | 只看该作者

回复 #123 66369 的帖子

希望你不会在以后的“新版”修正这个问题了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26#
发表于 2009-12-15 17:17:23 | 只看该作者
原帖由 系统维护 于 2009-12-15 17:11 发表
希望你不会在以后的“新版”修正这个问题了。



前面就说过代码.何时换.不关你事.不是你给我写的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27#
发表于 2009-12-15 17:22:56 | 只看该作者
原帖由 系统维护 于 2009-12-11 22:05 发表
其实这个程序楼主最清楚了,要删除 PECMD帮助菜单 而保留PECMD主进程也不会太麻烦,至于新版要添加的功能用到的人也是有限的,因为大多数人就是为了维护的时候才会使用pe,用pe作日常系统的应该是少数,所以也不 ...




删除 PECMD帮助菜单....

有点技术.不走正道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28#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12-15 18:30:38 | 只看该作者
原帖由 66369 于 2009-12-15 17:22 发表

删除 PECMD帮助菜单....

有点技术.不走正道.


这样只会让PECMD做大,删PECMD帮助菜单虽要技术,也要工具(或者是几十K到几百K),PECMD只要愿意不用2K代码就可以让这种技术失效。

本来PECMD帮助菜单在以前是可以随意删除的,删一个LNK文件而已,但有意有人拿这种低级无聊的事作为"高技术"放到论坛分享,后来的PECMD帮助菜单就难以删除了。

不少PE启动后还可拿一个ReadME.TXT这类PE的说明或广告做一个菜单放到桌面,PECMD的LINK命令也提供了定制PE的人安装自己的菜单,不明白PECMD只能给别人安装菜单,自己就不能安装一个菜单,一个100多K的PECMD.EXE都接受了,它的一个不到1K的快捷方式就不能接受?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29#
发表于 2009-12-15 18:42:01 | 只看该作者
原帖由 66369 于 2009-12-15 15:53 发表
楼上两位:

以后对有关PE的问题.请到相关PE跟贴反馈最好.改进不是啥大事..

两人说的是.长期来对此问题都没在意...除我PE是这样.其他不止一个的PE也这样...

看到你两说.改一句不就是了.

LINK %Startu ...


水哥息怒!PE的技术创新和提高都靠大家共同努力。有几点在这里一并说了。

1、水哥将老九捧得很高,我不反对;但对老九有些不为用户着想的行为我们也要提出自己的看法,一切都就事论事,实事求是。毛主席很伟大,但后来也犯了不少错误。(我看水哥在PECMD的那个帖子中,曾经回了一句:不解决版权显示问题是不会更新的。想必也有点无耐吧)

2、有的人对老九总是将PECMD放在开始菜单中很有意见,我倒不太觉得,有时要看一下一些命令用起来也方便,至于是不是很土,仁者见仁,反正从开始就这样,也习惯了(当然能够放在右下角的消息区更好,本来消息区有个图标的)。我对最新版那个启动时封锁上面几行却很有意见,如果从一开始就这么做,我可能也没意见,正因为前面的都是原来的样子,突然之间要改变这种习惯,大家感到不习惯,当然如果这么显示能提高性能,我们可以改变这种习惯,然而却不是……所以我说老九在境界上还要修炼。

3、其他的不讲,还是探讨技术问题吧。回到上面的问题,将输入法放到RUN中我看增加两个PECMD进程也未必吧,PECMD将程序装载了也会退出的。但放到注册表中有一个问题。如果winpe.ini执行时间较长,可能注册表中自启动项执行了,explorer.exe进程还没有加载,消息区将不会有输入法图标。我的那个ini文件确实有点费时,就经常出现这个现象,但放到startup中就不会了,反正总要等explorer.exe装载后才能执行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30#
发表于 2009-12-15 18:51:37 | 只看该作者
经个人多次试验,internat.exe还是放在startup效果最佳,声卡和网卡(含相映组件)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在winlogon之前加载(目前的工具还很难完成这个),酱紫能在系统栏出现声音和网络图标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31#
发表于 2009-12-15 19:00:30 | 只看该作者
原帖由 netwinxp 于 2009-12-15 18:51 发表
经个人多次试验,internat.exe还是放在startup效果最佳,声卡和网卡(含相映组件)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在winlogon之前加载(目前的工具还很难完成这个),酱紫能在系统栏出现声音和网络图标。


对了,一路看下来全都是口水,没有必要嘛!现在终于回到技术上来了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32#
发表于 2009-12-15 21:54:20 | 只看该作者
原帖由 netwinxp 于 2009-12-15 18:51 发表
经个人多次试验,internat.exe还是放在startup效果最佳,声卡和网卡(含相映组件)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在winlogon之前加载(目前的工具还很难完成这个),酱紫能在系统栏出现声音和网络图标。


我那个PE倒是可以做到,在起动时可以调出装载选单选三卡驱动。当然驱动后可以暴力地kill explorer.exe,也可出来。要出网络连接图标要运行如下语句
ping /n 1 %Computername% >NUL
FOR /F %%i IN ([email=]'@reg[/email] query "HKEY_LOCAL_MACHINE\SYSTEM\CurrentControlSet\Control\Network\{4D36E972-E325-11CE-BFC1-08002BE10318}" /s^|find /i "Connection"') DO >nul REG ADD %%i /v ShowIcon /t REG_DWORD /d 1 /f &&SET ShowIcon=1
IF %ShowIcon%==1 PECMD FIND Explorer.EXE,KILL EXPLORER.EXE

即给showIcon值置1。(运行第一句是为了让Connection出来,有些PE虽有类似语句还是不出图标,就是这个原因。这个值很有意思,如果没有运行第一条语句,可以进系统后马上看注册表,虽然网卡驱动了,但并没有Connection注册表,这个时候如果点开始菜单到查看网络连接上晃一下,马上就有这个值,这个值是本地连接。)

还有一点,我大体上做了一个测试,进桌面后驱动三卡与启动时即驱动三卡花的时间几乎无差异(原以为进桌面后加能快一点,可实际上如果有多处有FIND Explorer.EXE,KILL EXPLORER.EXE语句的话,启动时驱动还快一点,因启动时系统中还没有explorer进程,这个语句不会执行KILL)。

[ 本帖最后由 hhh333 于 2009-12-15 22:06 编辑 ]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捐助支持|无忧启动 ( 闽ICP备05002490号-1 )

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14号

GMT+8, 2025-8-2 23:25

Powered by Discuz! X3.3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